每逢提起日本這個神奇的國度
大家總會第一時間想
千姿百態(tài)的"二次元文化"
童年總是看著《蠟筆小新》、《哆啦A夢》
《櫻桃小丸子》、《百變小櫻》
向往著住進動漫人物家的別墅中

▲大雄(哆啦A夢)家

一棟棟兩層以上的獨棟小樓
外部看上去干凈整潔
內部全木的地板加以暖色調的裝潢
讓人感到溫馨舒適

▲蠟筆小新家
在中國,能住的起獨棟的都是"富家子弟"
普通中產階級都住單元樓
于是日本動漫總給人一種"社畜"也發(fā)光的感覺

為什么日本普通的工薪階層都能住進別墅呢?
其實這種獨棟小樓和豪華別墅還是有區(qū)別的
工藤新一、花輪同學家才是真·豪華別墅

▲工藤新一家

▲花輪同學家
而我們看到的蠟筆小新、哆啦A夢家的獨棟小樓
在日本被稱為"一戶建"

▲一戸建て(いっこだて)
"一戶建"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家一戶一棟的建筑
上個世紀60年代
日本經(jīng)濟處于飛速增長時期
獨院住宅成為了日本私宅最初的理想模式

日本住宅自有率在近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60%左右
而"一戶建"則是個人持有住宅的主體

你可不要小看它
"一戶建"的內部設計十分巧妙
并且功能齊全、應有盡有
建筑師們也花費了不少心思

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深入了解
日本的"一戶建"

7天就能完成的"一戶建"?
日本人之所以喜歡木結構"一戶建"住宅
除了日本的傳統(tǒng)習慣和自然因素外
還因為"一戶建"
壽命長、環(huán)保、價格低廉、具有韌性

木結構比鋼筋混凝土結構材質更輕且更具有韌性
當?shù)卣?、臺風來臨時
小木屋隨風飄搖卻偏又屹立不倒

▲木結構與混凝土結構抗震對比
但日本人青睞"一戶建"
更主要的原因是:建設周期短

3層高 200平米左右的一戶建
只要7天就能完成基礎建設
簡直是神仙操作!
來看看蓋一棟木結構的"一戶建"究竟要幾步完成
▼
STEP1: 打地基
鋼筋混凝土作為底層
用于鋪設管線以及作為房屋的基本框架

▲安裝模板

▲混凝土澆筑

▲混凝土澆基礎
STEP2: 木材構件拼搭
打好地基后
工人開始用木質結構組件
來拼搭房屋框架
木材根據(jù)設計圖紙
提前制作成了有槽有孔的長條狀標準件

▲木材標準構件
采用中國傳統(tǒng)的榫卯的連接方式
不用釘子和膠水固定
純靠木材之間的互相咬合

就像小時候搭積木一樣
而且結構非常的堅固

每一塊木材上都有編號
用起重機按順序吊到要安裝的部位
平均5分鐘能搞定一個構件

安裝直角金屬構件
防止房屋左右晃動的橫向力剪力

房屋搭建時
采用分布均勻且密集的柱子作為支撐
受力均勻且穩(wěn)定

STEP3: 安裝墻面與地面
工廠已經(jīng)提前將木板
切割成了適宜的尺寸
工人只需要現(xiàn)場拼接
用氣槍固定好即可
鋪設二層地板

房屋外墻也與地板鋪設類似
按號碼對應好位置
再用氣槍固定


STEP4: 封頂
上梁


封頂

對重要的支撐點進行二次加固

在屋頂覆蓋隔水層
防止屋頂漏雨

完成效果
房屋結構搭建好后
安上門窗、進行屋內的裝潢
"一戶建"就大功告成了


▲一層客廳餐廳

▲二層臥室


▲三層閣樓
"一戶建"里面什么樣?
"一戶建"大多都是2-3層
面積不是很大,一般在100-200㎡左右

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
"一戶建"的功能設施相當?shù)凝R全
通風采光較好
一層包含了院子、車庫、客廳、廚房、主臥、洗手間
二層是小臥室、陽臺
